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AG视讯·官方网站|[创意] 世界的另一面,你看得到吗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0:03    次浏览

平时我们经常用“眼见为实”来形容:只有用眼睛看到了,才是真实的。但是今天小编决定要挑战一下这个说法。 虽然是相同大小的人物(上),但是在加入背景后(下),在“视觉远处”的人物反而变大了。我们用眼睛去观看,接受信息,但是最终看到的东西都是由大脑加工而成的。加了透视效果后,duang~ 经过我们大脑的自动处理,同样大小的东西在远处就显得更大了。透视(perspective)是指在平面上描绘空间关系的一种方法,前面那幅达芬奇的《最后的晚餐》里,采用的就是平面透视方法。当我们的大脑将立体世界转化成二维平面时,也就是映入我们眼帘的那一刻,透视就产生了。据说新生儿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建立立体感。所以问题来了,我们看到的东西就一定是客观存在吗?美国摄影师Adrian S Gordon(飞飞)在北京美国中心举办的摄影展“and, or | 非此非彼;即此即彼”,用她的镜头展示了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。“What we see is not given. It is curated to suit our needs.——Adrian”“我们通常所见,并不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,而是大脑为适应人的生存需要而筛选、布置的结果。——飞飞”为什么飞飞会有这样的体验?飞飞小时候经常因为变幻的视觉而感到不安,远、近、前、后在她看来是捉摸不定的。“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becomes tenuous.”她用比喻来形容这种体验,就像在杂乱的餐馆录音,盘子声,叫声,说话声全都在一起,她对立体世界的感官也大概如此吧。不过她的老师通常只会说,这是因为她的想象力过于丰富了。我们一贯认为好的照片应该是这样的: 这张图片符合我们的视觉习惯,因为透视,并且用线条营造美感。布列松 ISTANBUL, TURKEY, 1964而在飞飞的照片里,你会发现,这些规则一概不存在: 透视因为线条而被打断,“抽象”、“纷乱”、“喧嚣”、“令人惶惑不安”。从飞飞的图片里我们看到,当我们习惯的视觉规则被打破以后,这个世界变得不再立体,而是颇为凌乱。这也是为什么飞飞之所以用纪实手法,而不是PS或者拼接的手法拍摄图片。她想利用摄影提供另一种观看方式。这些照片都是没有经过PS的喔: 现在你能体会到飞飞感受的世界了吗?飞飞看到的,可能是你没有留意过的世界的另一面。